当前位置:铅笔文学网>都市言情>一代天师>第107章 档案

第107章 档案 (1 / 3)

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称作是国之重宝的器物实在是不在少数,但能和传国玉玺相提并论的恐怕没有第二件。它是野心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更是史学家们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雕刻了七枚玉玺,其中最为人熟知的那一枚便是传国玉玺,上面有八个中鸟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虽然今天多数人在提到传国玺的时候,都以为它是用那块着名的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但其实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误传。

首先我们要知道和氏璧既然叫“璧”,那就要符合“璧”的固定形制,必然是圆形且中间有孔。要将这样一个玉璧雕琢成一枚方形的,而且上方有印纽的御玺,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汉书上一直有记载,传国玉玺用的是咸阳附近的蓝田玉雕刻而成,而那件同样有名的和氏璧则更多被认为一直埋藏在始皇帝的陵墓里。

伴随着传国玉玺的无一不是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了成为了王朝更迭与江山易帜的象征。而关于这件东西的下落,史学家也是一直争论不休,大体来说东汉之前它的归属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汉元年十月,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道旁,献上玉玺、符节,传国玺自此落入刘邦之手。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之际,王莽派堂弟安阳侯王舜去向姑母王政君索要传国玺,王政君气愤之下将传国玺扔到地上,从此传国玺磕掉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这缺的一角也就成了传国玉玺的重要象征。

王莽死后,传国玉玺又重新回到了汉室手中,直至东汉末年袁绍杀入皇宫,汉少帝和汉献帝出逃,仓皇间不及携带传国玺。

后来就有了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故事,而汉献帝被迎回宫中后找到了其余六玺,但传国玺却消失不见了。而当董卓将汉帝劫往长安后,孙坚声称在洛阳皇宫旧址的一口井中找到了传国玺,并又落到了袁术手里。

袁术战败于曹操后,曹操又将其献给汉献帝。曹丕篡汉后传国玺归魏,一边被刻上“大魏受汉传国玺”七字。

而后来,这可玉玺又经历了重重磨难,一直到隋朝灭亡时,萧皇后携传国玺逃奔嫁给突厥可汗的隋义成公主。贞观四年,李靖攻灭突厥后,萧皇后返回中原,并将玺献给唐太宗。唐亡之后,传国玺又为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所得。

一直到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跳入了熊熊烈火,至此传国玉玺的说法到此终结。

而后面说所谓的北宋年间有个农民自称又在地里挖到了传国玉玺,并在当时着名的奸臣蔡京的指示下把找了一群当时的专家学者搞了一场认证,说这个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其实他不过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而已。

而其实类似的把戏在后朝一直屡见不鲜,全国各地都有农民声称自己挖到了传国玉玺。

不过争论归争论,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初传下来的玉玺一共是七枚,并且在汉献帝时期这余下的六枚玉玺还能确认百分百是真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