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文学网>历史军事>唐朝那些事儿>第28章【暴风骤雨6】

第28章【暴风骤雨6】 (1 / 5)

要么有极其有力的证人证言,证实“李倓害兄”事态的严重。【【,但张良娣和李辅国,都是空口白话,有什么力度呢?那么,最有力的证人证言莫过于涉案当事人自己——李豫!

人命关天,李亨找到所谓的“被害人”李豫了解情况是最起码的。假如李豫竭力为弟弟辩白,即便父亲将信将疑,也最多训斥李倓一通而已,何至于要虎毒食子呢?

所以,李豫和父亲的一番话,便成为李倓之死的关键细节了。

从结果看,李豫的“证言”,极有可能做实了张、李二人的揭发,对李倓做了最后的致命一击。即使他没有落井下石,至少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促成父亲痛下杀手!

李豫和谋害三弟的李辅国微妙,也能说明他在这一冤案中的嫌疑。以嫡长身份、凭军功得宠的李豫,为什么一直对李辅国畏之如虎、尊为“尚父”,并且在将其暗杀后还尊其为老师(太傅)。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

极有可能当年有很大的把柄握在李辅国手中。这样的把柄能是什么呢?李豫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角色,其机心之深,超过父亲。他能屈能伸、善忍善伏,手腕灵活、足智多谋,是刘备一类以柔克刚人物。中唐“四大权奸恶人”(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元载)都先后为其所用,又都无一例外地被他以不同手段一一收拾,其智谋不言自明。

李豫、李倓虽非一母同胞,却一直兄弟情深。即位后的他。很快为弟弟平反、追封,但这于事何补?

显然。九五之尊的吸引力,使得父子、兄弟相残。李豫也没能例外!

平心而论,后来的李豫并不算个坏皇帝,让人难生恨意。但在建宁王李倓之死中,多条线索都将矛头指向了他。即使他并非主谋元凶,至少也是个从犯。

人情世故,箭在弦上,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谁让安史之乱之时,也是人性大爆发之时呢?

试问,要是李豫即位时李倓还活着。他能对三弟那么“好“吗?对此,我们深表怀疑。

其四,李倓政治经验不足

马嵬之变后,正是在李倓的分析和劝诫下,李亨一行才决定舍甘肃(河西陇右)而去宁夏(朔方)。

一路上他身先士卒、战功卓著,在军队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敌军对他闻风丧胆。李亨渡渭河时,李倓每天身经上百场战斗,勇不可挡。

每当父亲到了吃饭的时间还饿着肚子时。他都心疼得直哭,李亨非常感动。

李倓的这些忠孝行为,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表面的作秀。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为他既获取了父亲的信任,又也赢得了将士的爱戴。在这种情况下,李亨对于接班人的问题。就不可能没有犹豫过。因此到灵武之后,李亨曾有意让他做武装部队司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