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文学网>历史军事>陌上行>第十一章(56)送官亭

第十一章(56)送官亭 (1 / 4)

时间就象一条平静的溪流,安静地不疾不缓地徐徐流淌。

红火热闹的元宵节过后,人们渐渐从大年里的悠闲疏懒里走出来,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各种事务上。官员们坐在衙门里,认真地署理着从年前积压到现在的公文卷案;商人们背负起包裹行囊,辞别了亲人们,再次踏上奔波的路途;农户们一面收拾撂闲一冬的农具,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一面恳请各路神灵保佑今年没灾没害顺顺当当,同时憧憬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女人们也把年节里穿的戴的精细首饰和锦缎衣裳都取下来换下来,该洗的洗该擦的擦,小心翼翼地藏起来,然后用青帕把头一裹,布袄在外面一罩,又开始风风火火地整饬家务盘算油盐,并且为买菜量米时多给少付的那一文钱而与米铺伙计或者挑担贩子斤斤计较大半天。散布在城里各处的私塾族学也都开了课,走在小巷里,经常能听到琅琅的童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在京师城外的几个水陆码头上,随时都有大大小小的驮队或者船队赶到或者离开,勤劳的人们从这里把西边的皮毛青盐药材运送去东边,又把南方的粮食丝绸瓷器运往北方,各种各样的物资商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又从这里分散到四面八方。每当有驮队船队到来的时候,消息灵通的牙行便会在行市外临时雇佣力工,牙行的管事就象个指点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般,很威风地在行市外一站,嘴里一声吆喝,穿着破烂棉袄挂着扁担的揽工汉便成群结队汇聚过来,然后管事就很挑剔地在里面选那些他看着顺眼又有力气能干活的人。

不知不觉中,街衢甬巷里原本光秃秃的树梢上,已经悄悄地吐出一些绿芽。现在,这些代表着春天临近的盎然绿色还很弱小,翠芽也比小指甲盖大不多少,可是,它似乎每一时每一刻都在蓬勃壮大。城市周围向阳一面的山坡上,已经有了稀稀疏疏的绿色。天空格外地高远深邃,云彩就象新棉一般洁白。贯穿城市的小洛河,河面上的冰也有了解冻的迹象;融化的冰水就象一条条晶莹透明的蚯蚓,在起伏的冰面蜿蜒爬行。

这一天晌午将过的时候,商成带着段四和李奉,来到北城外杏河边的接官亭。

他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迎接月儿和十七婶她们。昨天傍晚,她们让人带信来说,已经随着燕山的受阅队伍到了京畿北营,大约在今天傍晚就能进城。十七叔原本说与他一道来迎接亲人,可不巧的是,今天一大早兵部就派人通知他,库部司有个郎中即将调任嘉州行营,部里决议由他暂代职司,教他立刻前往衙门办交接;等过几天燕山的调令回文一到,再办理人事手续正式接任。公事要紧,霍士其只能放下对儿子的思念去兵部报道了。

和外地州县的接官亭送官亭不同,京城的官亭都很大,绕亭周匝的立柱间还接着条板,实际上就是给人预备的条凳。而且接送官亭也不仅仅在官道左右各立一座,分别都是前后三座,中间还用廊联结起来。这些亭廊也和亭子一样接着“栏凳”,看着既美观又实用。首亭外还立着一座碑,上面竖刻着这么几列文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