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文学网>科幻悬疑>无人驾驶帝国>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三样VS老三样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三样VS老三样 (1 / 3)

这天晚上,313寝室展开了一场关于“新三样vs老三样”的热烈讨论。

陈瑞来首先引出话题

“最近,我看了一篇李国安撰写的《“新老三样”叫板的欢腾》。

文章讲到,汽车和社会的关系,从来没有像那个时代一样,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他们曾是时代的印记,世人的宠儿,但最终都渐行渐远,在历史的拐角处,留给人们一个越来越模糊的背影。

从‘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到‘新三样’―――凯越、花冠、伊兰特,这是一个关于汽车和时代的故事。”

何建国诧异地说

“啊?还有这样的说法?

我只听说过――

70年代的老三样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80年代的老三样冰箱、彩电、洗衣机;

90年代的老三样空调、电脑、录像机;

21世纪的老三样房子、车子、票子!

当然,老三样往前推,也是新三样!

哈哈!”

李铁柱说

“我还听说过蔬菜的老三样土豆、大白菜、萝卜;

乐队的老三样吉他、贝司、鼓!

但没听说过汽车的老三样!”

王光明赶紧发言“我倒是听说过!这样吧,陈瑞来,你继续给我们吹吹牛皮嘛!”

沈笑夫、刘力兵附和道“让我们长长见识嘛!”

陈瑞来看到大家伙儿兴致挺高,立马来神了,语气激昂地说

“先来说说桑塔纳。

从来没有一款车,能够像桑塔纳那样,持续畅销20多年,累计销量接近300多万辆,售价经历了从二十几万到七八万这样的巨大跨越。

桑塔纳在我国的历史沿革中见证了时代和需求的变化!”

刘力兵抢过话头,说

“我看过马丁・波斯特在《沪上1000天》这本书里描述过我国汽车社会。

这本书写道

1985年7月,我们经历了首场汽车展览会―――‘沪上汽车展览会’,感受到了华国人对现代精神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饥渴。

人潮如涌,狼堡的一支应急小队空运带来了宣传资料和700辆汽车模型,那些东西一眨眼就全部被取用一空。我们费力为一些重要的参观者抢救了几样东西下来。

桑塔纳(santana)原是米国加州一座山谷的名字,当地盛产葡萄。这座山谷经常会刮起一股强烈的科罗拉多旋风,当地人把这种旋风也叫作“santana”。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